ZF LIFETEC全球首推:主动式脚踏安全气囊,预防事故中脚部重创
2025-2-12
- ZF LIFETEC的主动式脚踏安全气囊旨在加强对前排乘员的安全防护
- 碰撞测试表明,当座椅位置后移,乘员的腿部可能会发生不利的位移
- 为了降低受伤风险,主动式脚踏安全气囊可与膝部安全气囊协同作用
膝部安全气囊是对由安全带和前安全气囊组成的正面防护系统的有力补充,它能够有效引导部分碰撞能量通过膝盖和大腿区域分散至车内结构,显著提升乘员的整体保护水平。这就要求在发生碰撞时,双脚必须安全地放置在车辆脚部区域。未来,当座椅可以进一步后移并进入舒适位置时,脚部与理想接触面的距离将会增大。在此工况下,发生事故时,腿部不受控制的移动会增加下肢受伤的风险,尽管这些伤害可能不致命,却往往会对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肌肉骨骼系统造成长期损害。鉴于此,ZF LIFETEC开发了主动式脚踏安全气囊。即便在乘员采取放松坐姿、座椅大幅后移的情况下,该气囊也能迅速响应,为脚跟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点,有效减少腿部在碰撞中的非预期移动,从而进一步保障乘员的安全。
车内乘员的安全保障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就包含腿部、膝盖及脚部位置。在传统座椅配置位置下,车辆地板为前排乘客的脚部提供了充分的支撑,确保了脚跟着地的稳定性,进而有效引导膝关节的运动轨迹,使之处于受控状态。若车辆配备了膝部安全气囊,这一设计还能确保膝关节以最为有利的角度与气囊接触,这一切得益于脚跟在脚部空间内获得的安全且稳固的支撑。如此布局,使得碰撞时的大部分能量能够经由人体最为坚固的骨骼——股骨,高效地分散至车辆结构,从而减轻对乘员的伤害。
然而,碰撞测试的最新成果揭示了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当乘员将座椅向后调整以追求更为舒适的坐姿时,脚跟与潜在撞击点之间的距离会相应增加。这一变化导致脚部与地板之间的耦合效果不再理想,原有的支撑体系效能减弱,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个额外的脚跟撞击点来弥补这一安全缺口。
舒适坐姿下的安全挑战
ZF LIFETEC 工程研发负责人哈拉尔德·卢茨(Harald Lutz)深入阐述了这一问题:“若缺乏稳定的脚跟着地点,膝盖将无法顺利且有效地展开至安全气囊的覆盖范围内,这将严重削弱膝部安全气囊的保护效能。膝关节若无法在其预设位置获得必要的支撑,将会导致腿部在碰撞中发生不受控制的移动。尽管此类情况下致命伤害的风险相对较低,但若缺乏主动式脚踏安全气囊的保护,乘员的腿部和脚部仍极有可能遭受重创。”卢茨进一步补充道:“特别是在追求更舒适坐姿的情境下,主动式脚踏安全气囊的存在至关重要,它能确保脚跟拥有一个可靠的撞击点,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的安全防护水平。”
驾驶员侧的安全新挑战
在驾驶员一侧,主动式脚踏气囊同样能够适应并优化舒适坐姿下的安全需求。这一技术预示着未来应用的广阔前景——它可能通过便捷的舒适位置按钮或基于先进摄像头技术的车内监控系统(尤其在辅助驾驶模式下)来激活。通过嵌入车辆踏板结构,主动式脚踏安全气囊能够在碰撞发生的瞬间,为驾驶员的脚跟提供一个稳定且统一的接触面,极大地降低了在紧急制动等情况下,脚部因碰撞到制动踏板边缘而发生扭转伤害的风险,为驾驶员提供了更为周全的安全防护。
节省空间的安全新技术
主动式脚踏安全气囊可直接安装在脚部空间,无需额外空间。在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会在车辆地板地毯下膨胀,为脚跟提供必要的稳定性支撑。这一技术可适用于全球几乎所有车型,预计将于 2028 年推向市场,为更多配置舒适位置座椅的汽车制造商所使用。作为车内下肢保护解决方案领域的领航者,ZF LIFETEC不仅引领着主动式脚踏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还在不断探索更多创新途径,以推动未来被动安全标准的进步。